剛剛過去的24小時,大家的朋友圈都被這樣的一條消息刷屏:
CollegeBoard在扭捏了近一年后,終于官宣大招:明年,2023年3月起,國際考生就必須參加SAT機考。自打2006年,SAT考試這個概念被引入國內以后,一個時代宣告終結;
其實改革并不稀奇,不改才是新聞。畢竟,現在還有機構習慣于叫現行的SAT考試叫“新SAT”。
傳統上,SAT的改革是10年一個周期。老一輩的教師,可能還記得2006年前,1600分的SAT,會像老GRE一樣,有著變態的詞匯要求(同反義詞和類比);2006年后,摒棄了單純的詞匯題,變成了融合邏輯推理能力的填空題,考生需要在考試最初就完成一篇寫作,然后以25分鐘左右的頻率交替完成閱讀語法和數學部分,總分則變成了2400。2016年以后,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SAT:65分鐘,5篇閱讀,52題;35分鐘,4篇語法,44題,然后再是兩個數學部分,而寫作,慢慢被遺忘在時間的角落。
顯然,由于疫情的影響,和ACT機考的優勢給SAT帶來的壓力,這次的改革提前了。
先讓我們來看看不變的地方:
考試內容不變,依然是閱讀+語法+數學,滿分依然為1600分,知識點和考察能力也沒有太大變化。如此,對于申請者和美國大學招生官而言,對于標準的感知并沒有改變。
然后,再說改變:
1. 最直白的感受:
考試的時間從三小時縮短至兩小時,CB還表示,平均到每道題的做題時間也有所增加:機考SAT閱讀部分1小時,數學1小時,題量在50-60道左右;
2.
出題方式有深遠變化:閱讀從一篇長文章配10-11題,變成了一到兩個段落配1題,這樣就導致我們的做題步驟會有所改變:從過去的要求通覽全文,提煉作者主旨,變成了可能先讀題干甚至選項,去預判文章內容的方法。做題技巧毫無疑問會在在考試中的比重得到增加。
3.
半自適應考試:考生會在考試初始階段,同時遇到有閱讀語法的題目,然后程序會根據考生第一部分的準確率,去匹配接下去的部分,說的直白一點,第一部分做的好了,后面的題目就難;之前做差了,后面的題越來越簡單,有點類似于多鄰國考試,暫時還做不到像GRE這樣每幾題就調整的全自適應。
這樣的好處在于,不需要太多題目,CB就能精確判斷考生的水平。同時,還能防止考場里的作弊現象(不能偷看了)。
當然,這樣的考試對考生的心理素質要求也較高,畢竟如果發現做著做著全是些頗為簡單的題,搞不好就當場崩潰了。
4.
紙考的泄題現象應該不復存在:都市傳說中偷盜題目的快遞小哥應該無從下手了。其次,雖然是機考,但不似托福,SAT還是要求考生去專門的考場考試,這樣,找人代考也是不可能的。
5.
出分時間提前:之前每一次考試結束以后,CB還需要計算考試的curve來保證每次考試的公平性。而機考時代,有了算法的加持,像托福這樣當場出分的情況也是可以期待的。
6.
攜帶自己的計算器入場不再是必須,考生也可以選擇計算機上的自帶功能,比如ACT考試中已經運行的highlight,鬧鐘等。
7.
最后,也是最關鍵的,考生的備考時間線變化!第一次機考實行的日期是2023年的3月,這就意味著今年暑假之后就要去注冊明年的機考,F在11年級的孩子(2023年9月大學入學)自不受影響,而10年級的孩子(2024年9月入學),是選擇在11年級的上半學期結束之前就考出一個紙考的分數,還是重新準備明年的機考,就要好好斟酌了。
而在美國高中就讀的孩子,則不需要做出抉擇,因為SAT機考在美國本土實行的日期是2024年的3月,那么現在10年級的孩子就完全不受影響了。

另外,可以預計的是,如果中國大陸地區依然不開放大規模的SAT考試的話(幾乎是肯定的,凡是可以進駐國內的美國考試,都需要通過教育部,比如ACT有GAC系統的合作中心,而SAT的背后的管理者是CB,從來沒有和教育部談妥過合作條件),就算沒有疫情的影響,考位肯定要比紙考時代更為緊張,畢竟,學校的硬件設施要滿足需求。(亞博萬人坑罵罵咧咧退出群聊)。